豬隊友是怎麼出現的?|《人生就是賽局》|文森說書

Bookmark
Summary
Questions Covered
Why It Matters
x

在1993年的《金士世界紀錄》裡 收錄了堪稱最經典的字 Mamina P. Natapai 這個字代表 雙方望著對方 希望對方去做一件 彼此都希望完成 但又不想自己去做的事 這個字完美表達了 Show more

Show less

社會困境中的資源者困境 我是Vincent 歡迎回到文森說書 1944年 一本探討《博一論》的著作 《博一論與經濟行為問世》 從此 《博一論》成了人們了解這世界的新工具 Show more

Show less

許多經濟學家找到了方法 解釋某些國與國之間的衝突 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不再只有心理學能夠解釋 從最基本的上街買菜 到政黨操作 乃至於全球疫苗分配 都可以用《博一論》來做解釋 而今天講述的這本 《Rock Paper Scissors》 就是用科普書的撰寫方式 來纏述生活中的《博一論》 而我們首先談到 納許均衡 這個人是個天才 這句話是納許的大學老師 在她碩士推薦信裡所寫的話 不到18個月 納許也證明了自己真的是個天才 她想出了納許均衡的概念 並利用28億的篇章 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 這概念讓《博一論》有了新的突破 我們有個簡單的畫面 來解釋納許均衡 想像現在有個象弄 她的寬度只夠兩個人走過去 當兩個人在相思內碰頭時 如果都能讓他們的左肩以及右肩 盡量靠近側邊 那兩個人都能在毫無碰撞之下通過 這便是所謂的納許均衡 在這種均衡之下 任一方擅自更改策略 都會使最少一方得到更壞的結果 也就是說 其中一個人往左偏一點 或是往右偏一點 她要不是讓自己擦到下側邊 不然就是跟對面走過來的人撞上 有人納許均衡的概念 我們就可以來看看 《博一論》學者所提出來的幾大社會困境 幾乎所有社會困境 都來自於 兩個人溝通出來的結果並非納許均衡 也就代表 其中一方擅自更動 的確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不然就是兩個人互相不信任 甚至不溝通 我們先來談談求求困境 關於這困境的故事眾說紛紜 但概念來說都是一樣的 這故事發生在一個晚上 彼爾跟保羅被警察抓獲 警察在他們的房間內找到非法棋友的倡泄 依照當時的法律 非法棋友倡泄 最多判個兩年有期徒刑 但檢察官嚴重懷疑 這兩個人就前陣子搶劫案的主嫌 可是他們打死不承認 而且證據也不夠充足 檢察官私來想去 忽然心勝一計 他走進別的個人記憶房 檢察官說 這麼說好了 如果你的同伙保羅 他認了搶劫的罪 他會獲得檢刑 最多判個四年 但你堅持不認罪 可能獲判十年 比爾聽完之後想了想 他真的會認罪嗎 我們不是說好了嗎 但如果他真的這麼做 我不就完了 檢察官假裝好心的 給了比爾另一個選項 他說 但是 如果你今天認罪 保羅不認罪的話 你就可以因為這個供詞而被無罪釋放 經過一連串檢察官的花式操作 Show more

Show less

似乎認罪 是比爾的最佳選擇了 但壞就壞在 檢察官離開比爾的記憶房之後 又到了保羅的記憶房 拿出同一套策略 最後 檢察官成功讓兩個人都認得罪 相較原本的兩年徒刑 現在兩個人都被獲判四年徒刑 從上述的故事中 缺乏信任以及溝通 讓這兩個人的納取均衡 從各獲判兩年 也就是都不認搶劫罪 以轉到各獲判四年 因為對他們當下的利益來說 如果自己選擇不認罪 但對方卻認罪了 可能就要面臨十年的刑期 Show more

Show less

因此 擅自更改策略 就變得有利可圖 選擇認罪 成了最佳選項 所以說 要如何建立足夠的信任以及溝通 就是我們要如何逃離 求都困境的博二法門 第二個是會困境 則會公有才的悲劇 數學家說了這樣一則故事 故事地點發生在鄉村間 這裡的家家戶戶 都是依靠私養生畜來養活自己 每一天 每戶都會拖著自家的身口 來到一塊公有地上吃草 這時 草的成長速度 與它被吃掉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但安居樂業的日子 即將來到尾聲 瑪麗原本私養三頭牛 三頭羊 但財務狀況日漸吃緊了她想到 若多養兩隻 那一整年下來 活可以多賺不少 於是她購入了新的身口 便一如往常地 把他們放到公有地上吃草 她想說 應該沒差吧 一整塊草地 多了幾張嘴 完全感覺不出來 可每個人都是自私的 住在石像輕弄的凱蒂也這麼想 住在八號五樓的蓋路也照著做了 每個人都多養幾隻 草地逐漸不堪復合 半年之後 所有的身口 都已經沒了野草能夠進食 公有財的悲劇 Show more

Show less

在我們生活中 太常見了 我大學的宿舍 總會有人霸佔整條網路平寬 去下載影片 就只是因為她一個人的利益 讓整層樓的人為她分擔損失 我過去工作的地方 總會有些公用的電書機 消遣筆記 但這些文具常常穿上隱形斗篷 在眾人面前消失不見 能留下來的 就是那些被暴力使用之後 有點損傷的 我真想大探 怎麼到處都是博一倫啊 Show more

Show less

這只要講到的第三個困境 也就是所謂的 搭便車 第一個案例 發生在加州的馬里布海灘上 這群人被稱之為馬里布衝浪者 這些年輕人不工作 整天到海灘衝浪 靠著臨社會救濟金過活 另一個更接近我們的案例 則發生在辦公室 你有沒有曾經起身 要去公司外面買杯飲料或是咖啡時 或玩被叫住 你的同事擺著一張無辜的臉問你 你要去買咖啡嗎 可以順便幫我買一杯嗎 最終你總共說到十個委託 原本是個上班時間的散心之旅 後來變成了沉重任務 搭便車其實非常類似於公有財的悲劇 Show more

Show less

差別在於 對象不一定是公有的 因為那個對象可能就勝利 這種搭便車的社會困境 搭車的人總是會說 反正資源就在那 不用白不用 旁邊的人聽一聽 覺得好像也有些道理 所以順水推舟了這股亂象 下一個困境則是所謂的 自願者困境 牛齡 是一種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 群體行動了他們 往往在某一個區塊找不到食物時 就必須渡河到另外一邊尋找食物 可是河裡面 有著頂級狩獵者之稱的鱷魚 虎視眈眈的雙眼尋找著獵物 在這種尷尬的時刻 就需要一隻大無謂的牛齡衝入河中 成為鱷魚的盤中孫 其他牛齡夥伴則能夠趁機渡河 就在阿根廷火地島上的亞根印地安人 他們有個詞彙 完美的解釋了這個狀況 這個詞叫 Mamina P. Natapai 意思是 雙方望著對方 希望對方去做一件 彼此都希望完成 但又不想自己去做的事 誰在飯後洗碗 誰看到隔壁冒出農煙時 會願意打電話給消防隊 誰願意多付出一點 以求整體能夠繼續運行 自願者困境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 下一個困境叫做獵鹿問題 Show more

Show less

我們可以從法國哲學家 盧蘇的一則故事中 看到獵鹿問題的全貌 那故事發生在一個村莊 在村莊的人 大多靠著共同打獵來維持生計 每次出發 每個人都必須各思其職 有些人負責狩獵 有些人負責觀察周圍 只要有人怠惰 例如行動就會完蛋 但有一天 一個負責偵查的村民 眼尖地發現一隻小兔子 他想都不想 就離開崗位去追那隻兔子 他想說 找到這隻兔子 今天沒有抓到鹿 我一樣不會挨餓 Show more

Show less

上述這種獵鹿問題 講的就是風險的選擇 這個離開崗位的人 他選擇去追求一個 立即可得又低風險 但只能滿足個人利益的 而他放棄的 是那頭路 那頭路代表的是不確定性 高風險 但卻具有群體利益 我們可以從假球案中 看到獵鹿問題 Show more

Show less

那些收了好處 而故意放水的球員 這些立即可得的好處 就是那隻小兔子 而他們放棄的 是整個球隊的勝負和名譽 也包含了人民對該領域的觀感 講完日常生活中 常出現了社會困境 我們接著來聊聊 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 信任 就演化的觀點來說 還是偏好低風險的事 就好比你家裡面養了兩條狗 其中一條追著你跑的時候 你餵牠吃飼料 牠連看都不會看 直到你從冰箱裡面 拿出牠最喜歡的雞肉 牠才願意張口吃 從上述來看 這隻狗是信任你的 但另外一隻狗就不是了 當你餵牠吃飼料的時候 牠馬上開啟ASMR模式 咳咳咳 馬上吃完 對這隻狗來說 牠是不信任你的 因為牠不相信你 除了飼料之外 是否還會給牠其他東西 所以對牠來說 吃下眼前的食物 才是生存之道 而另外那隻信任你的狗狗 如果你後續 無法提供給牠飼料之外的食物 牠很有可能就會挨餓 以此推估 Show more

Show less

不信任是有演化優勢的 但另外一方面 在小團體中 例如家庭或是同財間 信任就是存活的一大關鍵 因為缺少了信任 你根本無法成為一份子 所以在人類的基因裡 信任跟不信任都是並存的 問題在於 當我們需要信任的時候 Show more

Show less

要怎麼讓對方也信任我們 書中提到一個方法 其實讓你改變承諾 或是算是更換決定的成本變高 舉個例子 當租客在跟房東簽訂合約時 通常會含有一定數額的押金 這押金會在你提早解約 或是破壞屋內的設施時被扣除 但這押金的存在 也就證明你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你會盡可能做到你給出的承諾 網路拍賣上的評價制度 則是確保賣家 會維持它的商品和服務品質 但在與人合作時 不可能總是寄望有合約報門背書 所以就需要第二個方法 也就是 不管情況如何 先信任對方 這樣的建議總是會讓人產生懷疑 畢竟大部分的人在生活中所經驗的 不輕易相信別人才能夠避免損失 但你想想 當你現在要跟另外一個人合作時 這個人在還沒表達出 任何值得信任的特質之前 你就先表達出對他的信任 就是你這個舉動 讓對方獲得一個獎勵 一個來自他人願意相信自己的獎勵 於是他就有更高的機率履行承諾 付出信任 會談這麼多關於信任的事 是因為在很多的社會困境之下 好比求都困境或是列入問題 都是因為雙方互相不夠信任所造成的 兩個囚犯都認為對方會背叛自己 所以選擇了對自己來說更好的決定 善理職守的列吐人 不相信團隊的共同利益 所以選擇了個人利益 第二個解決社會困境的方法 Show more

Show less

就是訴諸隨機性 最常見的就會剪刀石頭布或是指硬幣 好比丈夫想去看電影 但妻子想去逛街時 指硬幣就能夠派上用場 當到底誰要洗碗這種資源者困境發生時 剪刀石頭布就是個公平的策略 第三個解決方式就是改變獎勵機制 好比當你被問到 是否可以順路幫我買一杯檸檬綠的時候 你就可以給出 可以呀 但我回來的時候想去人事部一趟 大概要兩個小時之後才能夠回來 改變搭便車的人對獲得獎勵的預期 就能夠有效控制你車上的人數 最後一個解決方式 就是別把其他人看作是理性的人 好比你在路上看到有人發生車禍時 如果你剛好在趕時間 很有可能就會告訴自己 沒事的沒事的 總是會有人停下來幫助他的 可如果你記得這個教訓 把其他用路人都當成不理性的人 你心中持有的選項變少了 打方向燈路邊停車 下車幫忙查看情況的紀律就會提高 Show more

Show less

讀完這本書我有幾點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是 雖說博弈論又稱為賽局理論 但他真正想探討的是合作而不是競爭 有些人不喜歡博弈論 因為他們說 那些倡導博弈論的人 總是想要這套理論來解釋所有事 但作者卻說 博弈論給了我們 新的策略來做決定 新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 第二點 是這本書的寫作方式非常不連貫 常常可以感覺到作者走太遠了 但我喜歡作者給作的最終解決方式 也就是信任 我今天願意去相信一個人 即便後來發現他騙了我 會從少許的損失中看清了這個人 但我今天選擇對其他人抱持不信任 那我損失的 可能是某個未來好志有 或是某個商業夥伴 這樣比下來 是不是不太划算呢 我是Vincent 溝通以及信任 是團隊合作跟解決衝突的不二法們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 請別忘按訂閱 我的Instagram 鬼漢Podcast 也歡迎在找到我 我們下次見 拜拜 字幕:J Chong Show more

Show less
Do you find this recap helpful? 👍 👎
Why?
Thank you for your feedback 😊